他做了次胃肠镜,结果逮住一个“潜伏者”—直肠息肉
近年来,随着生活方式的转变和饮食结构的变化,消化系统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。息肉是消化系统常见病之一,如果不及时治疗,容易发展为癌症。肠镜下息肉高频电切治疗具有操作简单、手术风险低、恢复快、疗效显著等优点,已成为消化道息肉治疗的一种主要方式。
患者李某,35岁,因为肠道不适,前往我院消化内科就诊。通过肠镜检查,发现患者直肠内有一个直径为0.6cm的息肉。该息肉表面平滑,色泽正常,未见明显溃疡、出血等病变。经过仔细地评估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,我院消化内科主任龙显军决定采用肠镜下息肉高频电切治疗。

肠镜下息肉高频电切治疗是一种安全、有效的治疗消化系统息肉的方法,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上,具有手术风险低、恢复期短、治疗效果明显等优点。手术过程中,龙主任使用肠镜并配合高频电切技术对患者的息肉进行熔断。高频电切可以有效地防止止血不良、术后出血等并发症,手术效果明显。整个手术约耗时30分钟左右,患者也没有感到太大的疼痛或不适。

治疗结束后,龙主任对患者进行了全面的观察,并给予相应的用药和饮食指导。随着恢复期的进行,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明显的改善,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,患者被证实已经康复,且无任何并发症的发生。
医生提醒,息肉多存在于黏膜部位,如鼻息肉、宫颈息肉。胃肠道、消化道黏膜也会出现十二指肠、结肠、小肠息肉。息肉属于黏膜病变,部分息肉可能存在癌变风险,因此定期肠镜检查显得尤为重要。一旦发现息肉,需积极至医院进行相对精确的诊断与干预治疗。
2023-06-15 本院 典型案例